特高压浙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
5月16日9时33分,±800千伏浙北换流站极Ⅱ高端换流变压器第一次充电成功,这标志着由上海送变电承建的浙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C包建设工作全面完成。
浙北换流站是白鹤滩—浙江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终端站。白浙工程是“十四五”期间的国家重点工程,也是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清洁能源项目。工程投运后将满足白鹤滩水电外送需求,进一步保障华东地区电力供应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动能。
“原定的开工时间是2022年的3月,恰好是上海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刻,跨省转运人员和物资最少也要走5道程序。”项目负责人陈伟回忆道,作为浙北换流站建设项目第一批到达现场的复工人员之一,他带领项目团队在集中隔离点完成隔离后直奔项目现场,随即开展安全学习、现场勘查、计划优化和安全交底等一系列开工准备工作。先头部队对接各个设备厂家,了解各地疫情防控政策,努力确保项目所需设备能够按时到场。
因为要采取相关疫情防控措施,项目开工延期了三个月。为了抢回失去的时间,上海送变电施工项目部集结骨干力量,重新制订施工计划,几乎所有的电气设备安装工序都是平行作业。在交流滤波场区域,一队施工人员刚吊装好一组设备,接地小组立刻跟上开始作业。与此同时,下方作业人员正在一边埋管,一边敷设电缆,工序衔接有序、忙而不乱。场内共有18组设备,在安全距离允许的情况下,施工高峰期全面铺开了16个作业面,全场施工人员达到了250余人。而这样做只为提高效率,缩短施工时间。
“在设备安装时,我们还采用了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作业方式。高空作业中,我们使用吊车与升降车配合,避免人员爬梯。在同工期条件要求下,人员投入较常规人工作业降低50%,安全风险也降低了不少。”陈伟介绍说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针对20余辆大型作业机械同时作业,上海送变电项目部为每台设备都进行编号,设计规划多条不交叉路径,方便项目部调度的同时,也方便监理人员监督通报,沟通交流,共同促进各类车辆规范作业。通过采用全过程机械化作业,优化施工方案,加强安全管控,项目部仅用5个月时间,就完成了约8个月的工作量。2022年12月31日,浙北换流站双极低端竣工投运。
由于工程换流变区域采用“背靠背”“面对面”设计,极Ⅱ低端换流变的率先投入商业运行,无疑给后续极Ⅱ高端换流变的安装带来不小的难题。 由于上方500千伏汇流母线带电,换流变安装过程中存在吊车等机械设备触电风险,高端冷却系统无法在广场中央安装。为避开汇流母线,上海送变电公司项目部在实地采用多点模拟测量的方式记录数据,以三角形测量法精确定位,对6仓换流变,采用1-3-5-2-4-6的顺序接收并安装高端换流变,合理规划变压器附件摆放位置,为每台设备都规划了最利于施工的作业点,减少了交叉施工,提高了施工效率。
整套安装工序中,最大的难点集中在阀侧套管的安装。整个对接过程要求极高的精准度,不能有任何瑕疵,否则就会对设备的导电性能、绝缘性能带来致命的伤害,影响整个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。在施工过程当中,升高座流变内径与套管外径的仅差2厘米,间隙狭小。“我们需要连续数小时的吊装施工才能准确就位。而倘若安装时稍有偏差,就又需要花费数个小时来加以调整。”项目部技术员侯亦林说。为此,项目部变压器安装负责人组织安装人员进行学习演练。整个安装过程采用三维可视化模拟,在现场进行预演,负责人对施工作业过程、全方位、全天候监管,全力以赴确保设备安全优质高效的安装。
同样为了确保设备安装质量,施工项目部制定精益化管理目标,将现场使用的滤油机、真空机、干燥空气发生器等油务设备全部接入“施工装备物联状态监测管理系统”,实现对施工装备远程状态监测、地图定位、故障报警、维保信息的共享等功能。“对比这两张真空机运行曲线图,能看出有一个明显异常的弧度,一定是有一根管道接口出了问题,赶紧去排查。”现场技术员侯亦林在收到蘑菇IOM APP的设备运行错误提示后,立刻调出数据,并迅速判断出故障所在并进行处理。通过提升工程现场施工装备智能化水平,为施工安全、质量和工期提供了有效的装备保障。
下阶段,上海送变电公司将坚持“质量为上”原则,安全高效地推动浙北换流站设备安装消缺工作,确保按计划节点实现工程全面投产。(扬州瑞光防扭钢丝绳转发)
- 上一篇:创新攻坚 破解水上组塔难题 2023/5/18
- 下一篇:罗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 2023/5/18